六爻起卦是两个卦象吗 六爻为什么有两个卦

最后更新 :2022.12.17 18:02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六爻起卦是两个卦象吗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六爻起卦是两个卦象吗以及六爻起卦是两个卦象吗知乎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八卦图中每卦只有三爻,为什么周易卦象每卦都讲是六爻啊?

六爻卦是由两个三爻挂组成的。但是解卦的时候不是这么简单的分为上下两部分的。而是从下往上,以三爻为单位依次来解。

六爻是指哪六爻

爻的本义是“交”、“效”,综横之交、阴阳之交,“效”则是通过“交”所产生的“效用”,可以通过全局计算来衡量,依不同方法、体系、定位立极,有相应不同解释。

爻(国音姚,yao2; 粤音肴,ŋau),《易经》八卦的两个符号,一个是“—”,另一个是“--”。在《易经》中并没有“阴阳”二字,数百年后的《易传》才把“—”叫阳爻,把“--”叫阴爻。

八卦是以阴阳符号反映客观现象。六爻,既可以指从下向上排列的六个阴阳符号的组合,也泛指借用这种组合进行占卜的方法。

在最下面的符号称为“初爻”,最上面的符号称为“上爻”,其间从下向上依次为二三四五爻。阳爻‘―’(一长横)又称‘九’,阴爻‘--’(两短横,中间有空格)又称‘六’,如果初爻是阳爻,那么初爻也可以说成“初九”;如果“上爻”是阴爻,那么“上爻”也可以说成“上六”。

初爻加二三爻成一个“卦”,称为“内卦”,也称为“下卦”;四五爻加六爻成另一个“卦”,称为“外卦”,也称为“上卦”。

六爻预测,包括纳甲法和梅花易数两种不同方法,纳甲将六个爻结合天干地支五行六亲世应及神煞等众多因素来预测,而梅花易数比较简便,主要依据内外卦、体用卦、互变卦及爻辞等来预测。

六爻为什么有两个卦

这个问题有点含糊,以单卦论:三个爻为一卦,六个爻自然就有二个卦;以重卦论:是有变卦,一个是本卦,一个是变卦,这是一般的看法。

如果用{李氏易经}的看法,除了下卦兑和上卦乾,里面还潜藏有离和巽,左边的借爻还有两个乾,合成履、深交的睽、家人和姤,浅交的中孚和同人。这样又是多少个卦?

六爻起卦

蓍草法:

1:先找50跟短木棍(应该是蓍草古人认为蓍草具有灵性现在蓍草不大好找所以我说木棍)50是“大衍之数”,算之前,先拿给被算的人,让他默念要求得事物。

2:然后拿出一根,放在一边(A),只用七七49根来算。一卦共分六爻,从下到上是 初二三四五上,每一爻须算三次,所以算一卦要算三六一十八次。

3:从49跟木棍中拿出一根,放在一边(B,不要和A那一根混在一起,这表示这是第一算)。把手上余下的木棍随机分堆。拿出其中一堆,四根为一组,排成一排,最后剩下的一二三或四根就放到一边(C),注意不要和A,B混起来。然后那剩下一堆同样四根一组,排成一排,最后剩下的一二三或四根就放到一边(C),这就完成了一算。第二算开始,把所有排成四根一组的木棍合到一起,不要碰A B C的。拿出一根放入B(B有两根了,表示第二算)剩下的如法炮制。

4:三算之后,两排木棍的组数有四种可能:六,七,八,九。具体意义之后讨论。把结果记录在纸上,单数用“--”(阳)来表示,双数用“- -”(阴)来表示。然后在旁边写汉字,如果最后是9堆,就写“初九”,一定要写汉字!!

5:算完一爻(三算),把49跟木棍合成一堆,开始算第二爻。注意,最开始算的爻是最下面的,从下到上。 到六爻算毕,就成了一卦。

以上介绍的是蓍草法.但太过于烦琐.现在用这种方法起卦的人已经很少了.从汉朝开始.人们开始用铜钱(当时是五株钱,现在五珠钱不好找.就算有要买也很贵的.所以一般用乾隆钱代替)

具体方法:取3个大小一样的乾隆钱放在手中.双手卧实铜钱,心里静静的想着自己要预测的事情.(这时候自己的心情一定要静.脑子里专心想自己要预测的事情!!)时间大约1分钟或自己有感觉的时候.再把铜钱抛出.看其正反.记录下来.一共抛6次.第一次为初爻.最后一次为上六爻起卦.具体记录方法是:一个背为阳爻,记作" — ",二、两个背为阴爻,记作“- -”, 三、三个背为老阳(即阳动),记作“ O” 四、没有背(即三个面)为老阴(即阴动)记作“X”。

记住:是3个铜钱抛6次,不是六个铜钱.

此外还有用时间起卦.占字起卦.方位起卦,声音起卦,颜色起卦.......总而言之.什么方法都可以起卦.由于本人秀气的小手比较辛苦,就不一一介绍了.你也可以参考梅花易术里的起卦方法.但梅花主要注重的是内卦与外卦生克,比合关系的关系,我们现在分析一个卦象主要还要看它的世,应,用作主要分析.参考卦词爻次,内外卦多方面去考虑才能得到更为准确的预测结果. 其具体分析体系是极为复杂的.没有周易基础知识是办不到的.楼主既然对周易有兴趣我建议你还是先多学习一些周易基础再起卦.断卦.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 EN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