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颜小二述哲文易经的本象的信息

最后更新 :2022.12.06 15:03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颜小二述哲文易经的本象,以及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如何理解《鬼谷子》指出的“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有何启发?

《鬼谷子》一书中指出:“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这是鬼谷子指出的人性中的“自我彰显”以及“追求成功“的特点。结合鬼谷子揭露的人性特点,以及这句话的上下文,我们可以知道,这是鬼谷子启发我们,要把握这一人性规律,以扬长避短的方式达到共赢效果,继而以“知人善用”之“智”,将“智者”、“愚者”为己所用。

其中的逻辑合理性是什么呢?且听颜小二和各位细细道来。

一、《鬼谷子》: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视野和格局,许多时候会被生来就有的“利己”思维限制,继而出现“一叶障目”的情况,而《鬼谷子》所揭露的真相,则是跳出“利己”这个视野狭隘圈,继而看到“水井”之外别有洞天。

换句话说,许多时候,我们只能看到自己想要的,而忽略人与人交往时,围绕“利”和“自我凸显”所体现的一种“人之常情”,关于这一点及破除这一点之后的用人智慧,鬼谷子是这么说的:

“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故不困也。言其有利者,从其所长也;言其有害者,避其所短也。”

这句话中,鬼谷子首先是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有人“听”我们说话、我们的话可以被接受,也希望我们做的事情都可以获得成功。基于这一人之常情,聪明的人懂得回避自己的短处,采用愚者的长处,这样就不会让自己陷入困窘的境地。也就是说,谈论事情,要懂得用长处发扬有利的一面,同时,从短处出发,回避其有害的一面。

于此,我们不难看出,鬼谷子从人“自我凸显”、“追求成功”的特性出发,指出,要针对性“扬长避短”去使用他人长处、掩饰短处,在双赢的情况下,可以避免陷入窘迫。

2、启发:想要知人善用,先懂人之常情

上面我们简单了解了鬼谷子向我们揭露的“人之常情”,这里我再谈一谈其在“知人善用”中的运用。

无论是智者还是愚者,我们天生都会期待自己所说的话被听见、被认可,希望自己做的事情可以顺利、可以成功。这种时候,一个“领导者”想要“成事”,就可以从这方面入手。

要清晰明白自己身边“队友”的优劣在哪里,并能从鬼谷子揭露的“人之常情”出发,在合作共赢的前提下,帮助“队友”发出自己的“声音”并让大家听到,帮助“队友”做成想做的事,继而在成就了他人的情况下,也圆满了自己。于此,从这个角度来说,鬼谷子的“用人”技巧可谓高明,各位可以体会一下。

3、多说一句

写到最后,多说一句。还是那句话,颜小二始终坚持,《鬼谷子》一书中所揭露的与人相处的技巧,都是基于“品性良善”的情况下、促成互利共赢的好事,心术不正者若是以此伤人,“害己”只是时间问题。希望本文所展现的《鬼谷子》一书的“人之常情”及其在“知人善用”上的运用可以帮助到各位,谢谢。

注: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

如何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孙武提出的“知己知彼”?其中有什么启发?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我们并不陌生,这句话是春秋战国时期孙武的名言,不仅内涵高明的用兵之法,同时也展现了,在那个占卜、星象盛行的年代,孙武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即“不可取于鬼神”的科学态度。

而孙武亦用“知己知彼”这四个字,侧面告诉了世人可以实现“以患为利”,即将不利的情况变得有利的方法,这一点,也能给今人很大启发:只要我们足够了解我们的敌人,同时能够对“天时地利人和”有足够的把控,不僵化套用过去的经验,实事求是、因时而变,那么实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于此,变不利为有利,也并不是不可以。

下面,颜小二将从孙武“知彼、知己”观点中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入手,和大家谈谈这一观点中孙武展现的“不可取信于鬼神”的科学态度,再来谈谈这一观点中以患为利、转危为安的哲学启发。

1、“知彼、知己”中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不可取信于鬼

根据宋人《古今姓氏辩证》记载,孙武字长卿,和孔子大约同时,他的祖父在齐国被拜为大夫,因为齐国内乱,一家人逃往吴国安家,后来得到伍员的推荐,孙武的才能有了用武之地。

在吴王的支持下,孙武以3万吴军与楚国20万大军对战。兵力悬殊,孙武创造了以少胜多的神话。公元前506年,楚国都城被攻陷,孙武名动天下。

说起孙武以少胜多的神话,就不得不提他说出的那句今人基本朗朗上口的用兵妙法,即“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是孙武在指明,战争中,要根据客观实际的情况,来决定下一步的行动,而在行动之前,要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性,审时度势、对症下药。于此,将战争的胜败寄托于鬼神占卜之说,在孙武那里,就显得有些不理智了。

关于这一点,孙武曾说:

“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孙武这句话的意思直接翻译过来就是:一位英明的君主、或者说一位贤能的将帅,他们总是可以获得一般人难以取得的胜利。原因无它,更多在于他们可以先一步了解敌人的情况。而想要先一步了解敌人,就不能依靠于求神算卦,过往的经验也不能僵化套入使用,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去打探实际情况,而打探的对象,往往就是知道情报的人。

这句话孙武很直接地点出,贤能的君主或者将领,往往有“运筹帷幄”之谋,而他们的“运筹帷幄”,也就是所谓的“先知”,其实更多不是迷信鬼神占卜,而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摸索规律、经验。而孙武的这种朴素唯物主义,在那个孔子都敬鬼神而远之的年代,甚是难得。

2、启发:以少胜多、以患为利

以孙武的“知彼、知己”为基,我们可以进一步体会孙武提出的“以少胜多”、“以患为利”的观点,继而从中获得一些为人处世的启发。

关于“以少胜多”、“以患为利”,颜小二这里就不得不提孙武在《虚实篇》中提到的一句话:

“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备,则无所不寡”。

孙武这句话是在告诉世人,只有足够了解敌人,真正把握敌人的情况,才能找到敌人的弱点,继而不击则以,一击必中。

于此,顺着这种实践出真知思路,许多时候,数量上的悬殊,虽然对预测结果很有借鉴意义,但最后的结局,却也能有出乎意料的情况出现。想要以少胜多,就要和孙武一般,以“知彼、知己”的原则出发,知道自己的强项和弱点是什么,同时也了解敌人的强项、弱点是什么,以此对症下药。

同时对对方了解得越全面,往往胜算就越大。

3、写在最后,孙武的两大进步性

上面,我们从孙武“知彼、知己”入手,简单说了一下孙子这一观点中内含的朴素唯物主义,讲了一下实践出真知的启发。下面,颜小二最后也来简单总结一下孙武这一观点的两大进步性。

第一,从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孙武指出“鬼神之说”是不可信的,他认为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出真知,才是对人们真正有用的,这是孙武的一个重大进步性。毕竟在笃信鬼神的年代,孙武能够看到这一点,就已经相当超前了。

孙武的第二大进步性,在颜小二看来,是他对“盲目套用经验”的否定,许多时候,我们过去的经验虽然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时过境迁之下,一些“条件”变了,那么过去积累的经验,可能可以指导我们一二,但是绝对不能完全依赖过去经验,一旦僵化套用过去,轻则止步不前,重则满盘皆输。

上述虽是很显而易见的道理,但是在实际操作起来,真正可以时刻记得这个道理的人少之又少。其实,克服对以往经验的依赖,还有打破“陈规”、超越自我、杜绝盲目自信的意思,各位可以好好体会。

好了,这一次的分享就到这里,下一次有机会我们再深入聊聊孙武的理论,聊聊孙武的经典观点抛却“兵法”身份时,还能给予我们什么启发。

注: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句话是谁说的呢?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是道家先贤老子说的一句话,记录在《老子》一书中。

这句话简单些来理解,我们可以将其解读为一种“胜人不如自胜”的处世智慧。即小聪明的人往往会想方设法了解对手,而真正的智者往往趋于“自我精进”,因为他们一开始就明白,自己从来不是为了外人对比而自我提高,更不是为了那肤浅的胜负欲而奔走,自己所为之事皆是为了自己本质的成长与提高。

而稍复杂且学术性一些的解读,其实是展现了老子对“主客二分”的认识,老子这里以“自知”与“知人”展开议论,旨在引导人们理解“主客融合”之“同于大道”的境界。此点解释在后文会稍作解读。

1、道家哲学层面,老子倾注在“知人”与“自知”中“主客合一”的智慧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是道家老子对“道”之体悟的展现之一。

世人沉迷于“知人”,但却不知道,符合“道”的人,当在自修中“自知”,这是为何?

从哲学层面来讲,在主体面前,客体是“无限”的,而人眼中区别于“主体”本身的“客体”,或者说“物”,实际上是人在自己有限的经验领域中所呈现的“有限认识”,这种“有限”有时候可以理解为“狭隘”。

因为每个人的“视野”有限,所以对“客体”的认识有限,继而认知难以全面,且没有尽头。随着人们对外物认知经验的“积累”,成为所谓“智者”,但是却离“道之清明”有相当远的距离。

于此,“为学日益”达到一定境界以后,小聪明变成智慧,然后逐步向“大智若愚”跨越,即人们开始转化视野,步入“为道日损”的境界,也就是从“知人”转向“自知”。

于此,道家老子借“知人”和“自知”提出了“主客二分”的事实,而道家之道是“无限”的,主体之外有客体,客体之外还有主体,真正合于“道”的境界是“主客融合”,继而进入“无知之知”的状态。

或者这么说会更容易理解一些,向外“知人”往往有鲜明的“主客之分”,于此会离“超越主客”而“主客合一”之“道”越来越远。但人如果在“知己”上不断探索,在体道与悟道中消解与外物对立的“我”,自然而然上达“主客合一”大境界,便可获得体道悟道的圆满。各位可以体会一下。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处世智慧

记录于《老子》一书中的道家思想在表达叙述上虽非常简练,但是却蕴含着一个包罗万象、别有洞天的哲学体系,里面的一言一语可以有形而上的深远意喻,但是下落到人世的悲欢离合上,又是发人深省的处世智慧,比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句话。

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反思,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时候我们的烦恼、苦闷源于我们过于“求外”而忘记了“真实自我”,我们在攀比心、虚荣心、好胜欲的裹挟下来回奔走、上下沉浮,我们在与人的竞争中坐立不安、夜不能寐。

但是折腾来折腾去,许多时候我们早就忘记自己“出发时”的本心,走着走着,我们的目的从自我成长变成了与人攀比,继而日日如坐针毡。我们活在与他人的比较中,这是一种极累的活法,而导致这种情况的罪魁祸首,是我们自己。

也就是说,我们懂得去认识外物,这不是坏事,但是我们不能忘却自己的模样,要明白积累对外经验,不过是为对内的成长做铺垫的。所以胜人其实不如自胜,知人其实不如自知。

3、写在最后

对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颜小二上文先是简单讲解了一下略显晦涩的哲学内涵,然后借题发挥,讲了一下其在处世智慧上的运用,期待可以启发大家正确认识自己“知人”与“胜人”背后的动机,并时刻反思自己是不是还记得“初心”。

要知道,所作所为本为自我提高,却在“知人”与“胜人”的角斗场中痛苦沉迷,这无疑是可悲的。由此,我们也能发现,道家老子对世事之洞悉确实深入,让人佩服。

注: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是什么意思?

道家《老子》一书中,有许多让我们十分受益的道理,比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这句话的浅层含义,简单来说其实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即“祸福相依”。没有绝对的“绝境”,换一种角度看世界,我们往往可以发现“反败为胜”的生机。同时,越是顺境,就越是需要警惕,物极必反受用于绝大多数情形。

从哲学思辨层面来说,老子这句话告诉我们,“祸”和“福”是相辅相成的存在,因为“祸”这一概念出现,相应的,才会有“福”这一说法。于此,我们在祈求“福气”的时候,就相当于是默认“祸事”存在的可能,当我们看待万事万物,有这样一种通透的时候,颜小二想,我们可以解开很多难题。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生机与危机

道家老子在“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中预设了逆境和顺境两种情况,并借这两种人生常见的“境况”告诉我们,逆境中可能会有相应的“福气”,而顺境中可能也蕴含着同等的“危险”。

我们一生中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也会遭遇各种境况,有时候是一帆风顺的顺境,有时候则是处处碰壁的逆境。

但是,就颜小二个人来说,通过理解道家老子揭示“祸福相依”道理的名言,比起焦灼的逆境,我会更加警惕过于安逸的“顺境”。

逆境中的“绝境求生”,往往属从危险中寻找生机的情况,于此,本就立于谷底,又有什么打磨与苦难是我“意外”或无法承受的呢?

而顺境中的“安逸”总是让我惴惴不安。因为万事万物的发展趋势,总会呈现一个“物极必反”的态势,道家“反者道之动”早在千年以前就揭示了这个道理。

也就是说,逆境中的“生机”,可让人有绝地逢生之喜。

而顺境中的“危机”,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发现,甚至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具备“顺境暗藏危机”这个意识都是难题。发现逆境中的生机并不难,而发现顺境中的危险,才是真的难,关于这一点,道家的通透也是道家高明所在。

2、“祸福相依”之另一种看世界的视角

对于道家思想的解读,颜小二也写了不少文章,其实更多是想尽力向大家展示道家“非寻常”的视角。

道家思想之所以博大精深,让人向往,原因之一在于它高明的视角。这种视角不是普遍意义下“功利得失”的视角,而是超越“功利”看“功利”的视角,于此就相当客观了。

或者这样说,道家“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里面展现的“福祸相依”视角,趋于一种超越“福祸”论“福祸”的存在。

我们要看清楚“福”和“祸”的关系,就不能让自己陷入“福”与“祸”之中,而是从“福”与“祸”中走出来,以俯视的姿态来看待“福”和“祸”的关系,于此,便能发现连接于“福祸”之间的路,继而能把握住福祸相互转换的“度”。由此,我们便能从容应对人生中的各类喜怒哀乐。当然,这是一种智慧,是我们一生的功课。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里的人间真相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作为《老子》一书中揭露的“人间真相”,其中有老子告诫世人于顺境中保持警惕的苦心,也有鼓励世人于绝境中寻找生机的乐观。除此之外,老子还向我们展现了一种“超越是非论是非”的视角,如果我们能掌握这种视角,许多时候,让我们坐立难安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所以写在最后,颜小二认为必须要告诉各位的是,《老子》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因高度精炼,所以给后人以无限发挥的“余地”,继而也成就了他的无限生命力。

注: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出自哪里?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一书,这句话大多数人都不陌生,但是未真正明白它的内涵,更有甚者,将其定义为“糟粕”,认为这是封建社会中,长辈对晚辈的束缚?真的是这样吗?

有些人认为,这句话是孟子在说:“三种不孝顺的行为中,以不娶妻生子最为不孝”;但颜小二看来,这句话的意思更多是在告诉我们:“在众多不孝的行为中,不能张弛有度敬重父母,是最为不孝的。”

许多时候,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下,一些绝妙的道理,并非所有人都可以领会可体悟,于此,为了增强普适性,关于孔孟老庄的一些思想,有些流传时间较久的“片面解读”是否是刻意为之呢?毕竟,在一定历史环境之下,要让先哲智慧“发挥”一定的作用,“片面解读”会更加接地气一些,各位体会一下。

所以,在此希望各位带着上述的“大前提”和颜小二一起再体悟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含义,旨在期待各位在“批判”或冠上“糟粕”骂名以前,能够用“理解”与理性去挖掘并获得智慧。

1、古人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片面解读:传宗接代为大?

关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许多人认为这句话大抵是在告诫年轻一代要早早结婚生子,以此敬孝。也就是说,许多人将这里的“无后”理解为“没有生养后代”。而这样的理解,并不是当代人的望文生义,我们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

东汉时期,赵岐在《十三经注》中是这样解读孟子这句话的:

“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这里,赵岐将孟子的“不孝有三”解读成了:阿意曲从、让双亲陷于不义,是一不孝;家境贫寒但不知进取、不去考取功名,这是二不孝;不娶妻生子,让祖辈血脉无法延续,这是三不孝。其中,“无后”这种行为,对父母最为冒犯。

一语成谶,传宗接代在我国封建社会、乃至当代,都成了许多传统家庭的头等大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许多时候成了长辈对晚辈以“孝”为名的“束缚”。

但是,只要我们结合孟子本人的思想观点,细细思考,这里的“无后”,只能说是在某种情境下的一种“不孝”的具体表现,而非孟子此处“不孝之最”的全部内涵。

那么,为何会有这样“限制性强”的解读呢?而且还流传甚广,原因其实可以推敲。

第一、在我国古代,越是大户人家,越是人丁兴旺,家族往往就会更加繁茂,于此,“不孝有无后为大”作为圣贤之语,再配上近乎望文生义的片面解读,就很多权威性和说服力。这么好用,为何不用呢?

第二,我国古代社会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观念,在封建社会近乎走向了一个“极端”,春秋战国时期,尚强调“德需配位”,而到了后世,为了巩固权威,甚至有“绝对权威”的趋势,虽某种程度上不利于思想进步,但是一定程度上却在乱世起到稳固社会秩序的作用。而将“无后为大”解读为“不娶妻生子”最是不孝,也一定程度上在为“父权”、“君权”权威奠定基础。

2、思考与猜想

于此,颜小二不禁猜想,许多时候,或许真的不是古代学者难以体悟孟子之孝的内涵,而是时代让他们中的许多人要成为那个“装睡”的人。而有些学者身处朝堂。他们一方面有维系朝堂稳固的使命,一方面也有教化百姓的任务,于此,“以无妻无子为不孝之最”作为“无后为大”的解读,或许也是他们片面解读下期待难懂的圣哲思想达到普世效果、教化万民的权宜之计呢?当然,这也只是颜小二的推论。

3、孟子之孝的内涵

那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内涵,我们如何理解会比较好呢?颜小二认为,学百家之言,如果可以把握学派的核心思想,围绕核心思想出发去解读圣哲智慧,往往可以远离偏激和片面,看到更广阔的别有洞天。

于此,对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颜小二建议从儒家之“仁”出发,以“仁者爱人”之不偏不倚的“中庸核心”,来解读这句话。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在我国古代,“三”和“九”往往代表“多数”、“多种”,于此,孟子这里的“不孝有三”,不是限定了“不孝行为”的“数量”,而是在表示,“不孝的行为有多种”。顺着思路,孟子说“无后为大”,这里的意思是,“不孝的行为有多种,其中以‘无后’最为严重”。那么“无后”作何解读呢?孟子子又说了:

“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孟子这句话虽短,但里面却有意味深长的故事,这是在说:“舜没有和自己的父母说,就娶妻,因为如果舜如果先和父母禀告,一向对舜有偏见的父母会让舜无法娶到这样的贤妻。舜不告而娶的这种行为,名义上是忤逆了父母,实际上,是审时度势之下,对父母名声的保全,于此,君子会将舜的‘不告知’当成‘告知’。”

也就是说,孟子这里的“无后为大”,不是要求年轻人对父母千依百顺,相反,父母若是德行有亏,那么,用一些迂回的手段,保全父母的“名声”、给予正向引导,亦是“孝顺”的表现,是对父母打心底的“敬重”。

或者这样说,在孟子看来,“众多不孝”的行为中,对父母的“不敬重”,是最大的不孝。因为“不敬重”,所以不会在保全父母名声、给予父母正向引导上下功夫。毕竟,真正的敬重,往往不偏不倚,讲求张弛有度、顺势而为。

4、曲线前进的“孝”

写在最后,颜小二想说,关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对于将“无后”解读为“没有子嗣”的这一种说法,其实本质还是强调“敬重父母”,只是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下,被掌权者、发声者为了维护“尊卑秩序”和“权威”具体化了,“具体化”到最后代代相传,只剩“皮”,而早已没有“儒家之仁”这一本质的“骨”,这是可惜的事情,也是历史发展使然,我们无法避开,便只能正视它。所以,理性客观看待所谓“糟粕”,也能明白其中的“情有可原”。

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核心内涵,则更多是从“仁”出发,强调对父母有张弛有度的“敬重”。这种“敬重”有时候呈现出“曲线前进”的模式,因为并不是每一位父母都能有大心胸、好品格。敬孝,要从父母的性格品性出发,思考怎么做可以良好引导他们、保有他们的好名声。这样做很难,但却是儿女之孝最是难得的行为与品质,各位觉得呢?

本次哲文分享就到这里,如果觉得有道理,可以将先哲智慧分享给身边人,我们下次见。

注: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

文章分享结束,颜小二述哲文易经的本象和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