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颜小二述哲文易经的本象的信息
最后更新 :2022.12.06 15:03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颜小二述哲文易经的本象,以及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如何理解《鬼谷子》指出的“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有何启发?
《鬼谷子》一书中指出:“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这是鬼谷子指出的人性中的“自我彰显”以及“追求成功“的特点。结合鬼谷子揭露的人性特点,以及这句话的上下文,我们可以知道,这是鬼谷子启发我们,要把握这一人性规律,以扬长避短的方式达到共赢效果,继而以“知人善用”之“智”,将“智者”、“愚者”为己所用。
其中的逻辑合理性是什么呢?且听颜小二和各位细细道来。
一、《鬼谷子》: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视野和格局,许多时候会被生来就有的“利己”思维限制,继而出现“一叶障目”的情况,而《鬼谷子》所揭露的真相,则是跳出“利己”这个视野狭隘圈,继而看到“水井”之外别有洞天。
换句话说,许多时候,我们只能看到自己想要的,而忽略人与人交往时,围绕“利”和“自我凸显”所体现的一种“人之常情”,关于这一点及破除这一点之后的用人智慧,鬼谷子是这么说的:
“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故不困也。言其有利者,从其所长也;言其有害者,避其所短也。”
这句话中,鬼谷子首先是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有人“听”我们说话、我们的话可以被接受,也希望我们做的事情都可以获得成功。基于这一人之常情,聪明的人懂得回避自己的短处,采用愚者的长处,这样就不会让自己陷入困窘的境地。也就是说,谈论事情,要懂得用长处发扬有利的一面,同时,从短处出发,回避其有害的一面。
于此,我们不难看出,鬼谷子从人“自我凸显”、“追求成功”的特性出发,指出,要针对性“扬长避短”去使用他人长处、掩饰短处,在双赢的情况下,可以避免陷入窘迫。
2、启发:想要知人善用,先懂人之常情
上面我们简单了解了鬼谷子向我们揭露的“人之常情”,这里我再谈一谈其在“知人善用”中的运用。
无论是智者还是愚者,我们天生都会期待自己所说的话被听见、被认可,希望自己做的事情可以顺利、可以成功。这种时候,一个“领导者”想要“成事”,就可以从这方面入手。
要清晰明白自己身边“队友”的优劣在哪里,并能从鬼谷子揭露的“人之常情”出发,在合作共赢的前提下,帮助“队友”发出自己的“声音”并让大家听到,帮助“队友”做成想做的事,继而在成就了他人的情况下,也圆满了自己。于此,从这个角度来说,鬼谷子的“用人”技巧可谓高明,各位可以体会一下。
3、多说一句
写到最后,多说一句。还是那句话,颜小二始终坚持,《鬼谷子》一书中所揭露的与人相处的技巧,都是基于“品性良善”的情况下、促成互利共赢的好事,心术不正者若是以此伤人,“害己”只是时间问题。希望本文所展现的《鬼谷子》一书的“人之常情”及其在“知人善用”上的运用可以帮助到各位,谢谢。
注: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
如何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孙武提出的“知己知彼”?其中有什么启发?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我们并不陌生,这句话是春秋战国时期孙武的名言,不仅内涵高明的用兵之法,同时也展现了,在那个占卜、星象盛行的年代,孙武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即“不可取于鬼神”的科学态度。
而孙武亦用“知己知彼”这四个字,侧面告诉了世人可以实现“以患为利”,即将不利的情况变得有利的方法,这一点,也能给今人很大启发:只要我们足够了解我们的敌人,同时能够对“天时地利人和”有足够的把控,不僵化套用过去的经验,实事求是、因时而变,那么实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于此,变不利为有利,也并不是不可以。
下面,颜小二将从孙武“知彼、知己”观点中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入手,和大家谈谈这一观点中孙武展现的“不可取信于鬼神”的科学态度,再来谈谈这一观点中以患为利、转危为安的哲学启发。
1、“知彼、知己”中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不可取信于鬼
根据宋人《古今姓氏辩证》记载,孙武字长卿,和孔子大约同时,他的祖父在齐国被拜为大夫,因为齐国内乱,一家人逃往吴国安家,后来得到伍员的推荐,孙武的才能有了用武之地。
在吴王的支持下,孙武以3万吴军与楚国20万大军对战。兵力悬殊,孙武创造了以少胜多的神话。公元前506年,楚国都城被攻陷,孙武名动天下。
说起孙武以少胜多的神话,就不得不提他说出的那句今人基本朗朗上口的用兵妙法,即“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是孙武在指明,战争中,要根据客观实际的情况,来决定下一步的行动,而在行动之前,要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性,审时度势、对症下药。于此,将战争的胜败寄托于鬼神占卜之说,在孙武那里,就显得有些不理智了。
关于这一点,孙武曾说:
“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孙武这句话的意思直接翻译过来就是:一位英明的君主、或者说一位贤能的将帅,他们总是可以获得一般人难以取得的胜利。原因无它,更多在于他们可以先一步了解敌人的情况。而想要先一步了解敌人,就不能依靠于求神算卦,过往的经验也不能僵化套入使用,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去打探实际情况,而打探的对象,往往就是知道情报的人。
这句话孙武很直接地点出,贤能的君主或者将领,往往有“运筹帷幄”之谋,而他们的“运筹帷幄”,也就是所谓的“先知”,其实更多不是迷信鬼神占卜,而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摸索规律、经验。而孙武的这种朴素唯物主义,在那个孔子都敬鬼神而远之的年代,甚是难得。
2、启发:以少胜多、以患为利
以孙武的“知彼、知己”为基,我们可以进一步体会孙武提出的“以少胜多”、“以患为利”的观点,继而从中获得一些为人处世的启发。
关于“以少胜多”、“以患为利”,颜小二这里就不得不提孙武在《虚实篇》中提到的一句话:
“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备,则无所不寡”。
孙武这句话是在告诉世人,只有足够了解敌人,真正把握敌人的情况,才能找到敌人的弱点,继而不击则以,一击必中。
于此,顺着这种实践出真知思路,许多时候,数量上的悬殊,虽然对预测结果很有借鉴意义,但最后的结局,却也能有出乎意料的情况出现。想要以少胜多,就要和孙武一般,以“知彼、知己”的原则出发,知道自己的强项和弱点是什么,同时也了解敌人的强项、弱点是什么,以此对症下药。
同时对对方了解得越全面,往往胜算就越大。
3、写在最后,孙武的两大进步性
上面,我们从孙武“知彼、知己”入手,简单说了一下孙子这一观点中内含的朴素唯物主义,讲了一下实践出真知的启发。下面,颜小二最后也来简单总结一下孙武这一观点的两大进步性。
第一,从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孙武指出“鬼神之说”是不可信的,他认为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出真知,才是对人们真正有用的,这是孙武的一个重大进步性。毕竟在笃信鬼神的年代,孙武能够看到这一点,就已经相当超前了。
孙武的第二大进步性,在颜小二看来,是他对“盲目套用经验”的否定,许多时候,我们过去的经验虽然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时过境迁之下,一些“条件”变了,那么过去积累的经验,可能可以指导我们一二,但是绝对不能完全依赖过去经验,一旦僵化套用过去,轻则止步不前,重则满盘皆输。
上述虽是很显而易见的道理,但是在实际操作起来,真正可以时刻记得这个道理的人少之又少。其实,克服对以往经验的依赖,还有打破“陈规”、超越自我、杜绝盲目自信的意思,各位可以好好体会。
好了,这一次的分享就到这里,下一次有机会我们再深入聊聊孙武的理论,聊聊孙武的经典观点抛却“兵法”身份时,还能给予我们什么启发。
注: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句话是谁说的呢?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是道家先贤老子说的一句话,记录在《老子》一书中。
这句话简单些来理解,我们可以将其解读为一种“胜人不如自胜”的处世智慧。即小聪明的人往往会想方设法了解对手,而真正的智者往往趋于“自我精进”,因为他们一开始就明白,自己从来不是为了外人对比而自我提高,更不是为了那肤浅的胜负欲而奔走,自己所为之事皆是为了自己本质的成长与提高。
而稍复杂且学术性一些的解读,其实是展现了老子对“主客二分”的认识,老子这里以“自知”与“知人”展开议论,旨在引导人们理解“主客融合”之“同于大道”的境界。此点解释在后文会稍作解读。
1、道家哲学层面,老子倾注在“知人”与“自知”中“主客合一”的智慧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是道家老子对“道”之体悟的展现之一。
世人沉迷于“知人”,但却不知道,符合“道”的人,当在自修中“自知”,这是为何?
从哲学层面来讲,在主体面前,客体是“无限”的,而人眼中区别于“主体”本身的“客体”,或者说“物”,实际上是人在自己有限的经验领域中所呈现的“有限认识”,这种“有限”有时候可以理解为“狭隘”。
因为每个人的“视野”有限,所以对“客体”的认识有限,继而认知难以全面,且没有尽头。随着人们对外物认知经验的“积累”,成为所谓“智者”,但是却离“道之清明”有相当远的距离。
于此,“为学日益”达到一定境界以后,小聪明变成智慧,然后逐步向“大智若愚”跨越,即人们开始转化视野,步入“为道日损”的境界,也就是从“知人”转向“自知”。
于此,道家老子借“知人”和“自知”提出了“主客二分”的事实,而道家之道是“无限”的,主体之外有客体,客体之外还有主体,真正合于“道”的境界是“主客融合”,继而进入“无知之知”的状态。
或者这么说会更容易理解一些,向外“知人”往往有鲜明的“主客之分”,于此会离“超越主客”而“主客合一”之“道”越来越远。但人如果在“知己”上不断探索,在体道与悟道中消解与外物对立的“我”,自然而然上达“主客合一”大境界,便可获得体道悟道的圆满。各位可以体会一下。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处世智慧
记录于《老子》一书中的道家思想在表达叙述上虽非常简练,但是却蕴含着一个包罗万象、别有洞天的哲学体系,里面的一言一语可以有形而上的深远意喻,但是下落到人世的悲欢离合上,又是发人深省的处世智慧,比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句话。
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反思,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时候我们的烦恼、苦闷源于我们过于“求外”而忘记了“真实自我”,我们在攀比心、虚荣心、好胜欲的裹挟下来回奔走、上下沉浮,我们在与人的竞争中坐立不安、夜不能寐。
但是折腾来折腾去,许多时候我们早就忘记自己“出发时”的本心,走着走着,我们的目的从自我成长变成了与人攀比,继而日日如坐针毡。我们活在与他人的比较中,这是一种极累的活法,而导致这种情况的罪魁祸首,是我们自己。
也就是说,我们懂得去认识外物,这不是坏事,但是我们不能忘却自己的模样,要明白积累对外经验,不过是为对内的成长做铺垫的。所以胜人其实不如自胜,知人其实不如自知。
3、写在最后
对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颜小二上文先是简单讲解了一下略显晦涩的哲学内涵,然后借题发挥,讲了一下其在处世智慧上的运用,期待可以启发大家正确认识自己“知人”与“胜人”背后的动机,并时刻反思自己是不是还记得“初心”。
要知道,所作所为本为自我提高,却在“知人”与“胜人”的角斗场中痛苦沉迷,这无疑是可悲的。由此,我们也能发现,道家老子对世事之洞悉确实深入,让人佩服。
注: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是什么意思?
道家《老子》一书中,有许多让我们十分受益的道理,比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这句话的浅层含义,简单来说其实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即“祸福相依”。没有绝对的“绝境”,换一种角度看世界,我们往往可以发现“反败为胜”的生机。同时,越是顺境,就越是需要警惕,物极必反受用于绝大多数情形。
从哲学思辨层面来说,老子这句话告诉我们,“祸”和“福”是相辅相成的存在,因为“祸”这一概念出现,相应的,才会有“福”这一说法。于此,我们在祈求“福气”的时候,就相当于是默认“祸事”存在的可能,当我们看待万事万物,有这样一种通透的时候,颜小二想,我们可以解开很多难题。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生机与危机
道家老子在“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中预设了逆境和顺境两种情况,并借这两种人生常见的“境况”告诉我们,逆境中可能会有相应的“福气”,而顺境中可能也蕴含着同等的“危险”。
我们一生中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也会遭遇各种境况,有时候是一帆风顺的顺境,有时候则是处处碰壁的逆境。
但是,就颜小二个人来说,通过理解道家老子揭示“祸福相依”道理的名言,比起焦灼的逆境,我会更加警惕过于安逸的“顺境”。
逆境中的“绝境求生”,往往属从危险中寻找生机的情况,于此,本就立于谷底,又有什么打磨与苦难是我“意外”或无法承受的呢?
而顺境中的“安逸”总是让我惴惴不安。因为万事万物的发展趋势,总会呈现一个“物极必反”的态势,道家“反者道之动”早在千年以前就揭示了这个道理。
也就是说,逆境中的“生机”,可让人有绝地逢生之喜。
而顺境中的“危机”,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发现,甚至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具备“顺境暗藏危机”这个意识都是难题。发现逆境中的生机并不难,而发现顺境中的危险,才是真的难,关于这一点,道家的通透也是道家高明所在。
2、“祸福相依”之另一种看世界的视角
对于道家思想的解读,颜小二也写了不少文章,其实更多是想尽力向大家展示道家“非寻常”的视角。
道家思想之所以博大精深,让人向往,原因之一在于它高明的视角。这种视角不是普遍意义下“功利得失”的视角,而是超越“功利”看“功利”的视角,于此就相当客观了。
或者这样说,道家“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里面展现的“福祸相依”视角,趋于一种超越“福祸”论“福祸”的存在。
我们要看清楚“福”和“祸”的关系,就不能让自己陷入“福”与“祸”之中,而是从“福”与“祸”中走出来,以俯视的姿态来看待“福”和“祸”的关系,于此,便能发现连接于“福祸”之间的路,继而能把握住福祸相互转换的“度”。由此,我们便能从容应对人生中的各类喜怒哀乐。当然,这是一种智慧,是我们一生的功课。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里的人间真相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作为《老子》一书中揭露的“人间真相”,其中有老子告诫世人于顺境中保持警惕的苦心,也有鼓励世人于绝境中寻找生机的乐观。除此之外,老子还向我们展现了一种“超越是非论是非”的视角,如果我们能掌握这种视角,许多时候,让我们坐立难安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所以写在最后,颜小二认为必须要告诉各位的是,《老子》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因高度精炼,所以给后人以无限发挥的“余地”,继而也成就了他的无限生命力。
注: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出自哪里?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一书,这句话大多数人都不陌生,但是未真正明白它的内涵,更有甚者,将其定义为“糟粕”,认为这是封建社会中,长辈对晚辈的束缚?真的是这样吗?
有些人认为,这句话是孟子在说:“三种不孝顺的行为中,以不娶妻生子最为不孝”;但颜小二看来,这句话的意思更多是在告诉我们:“在众多不孝的行为中,不能张弛有度敬重父母,是最为不孝的。”
许多时候,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下,一些绝妙的道理,并非所有人都可以领会可体悟,于此,为了增强普适性,关于孔孟老庄的一些思想,有些流传时间较久的“片面解读”是否是刻意为之呢?毕竟,在一定历史环境之下,要让先哲智慧“发挥”一定的作用,“片面解读”会更加接地气一些,各位体会一下。
所以,在此希望各位带着上述的“大前提”和颜小二一起再体悟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含义,旨在期待各位在“批判”或冠上“糟粕”骂名以前,能够用“理解”与理性去挖掘并获得智慧。
1、古人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片面解读:传宗接代为大?
关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许多人认为这句话大抵是在告诫年轻一代要早早结婚生子,以此敬孝。也就是说,许多人将这里的“无后”理解为“没有生养后代”。而这样的理解,并不是当代人的望文生义,我们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
东汉时期,赵岐在《十三经注》中是这样解读孟子这句话的:
“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这里,赵岐将孟子的“不孝有三”解读成了:阿意曲从、让双亲陷于不义,是一不孝;家境贫寒但不知进取、不去考取功名,这是二不孝;不娶妻生子,让祖辈血脉无法延续,这是三不孝。其中,“无后”这种行为,对父母最为冒犯。
一语成谶,传宗接代在我国封建社会、乃至当代,都成了许多传统家庭的头等大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许多时候成了长辈对晚辈以“孝”为名的“束缚”。
但是,只要我们结合孟子本人的思想观点,细细思考,这里的“无后”,只能说是在某种情境下的一种“不孝”的具体表现,而非孟子此处“不孝之最”的全部内涵。
那么,为何会有这样“限制性强”的解读呢?而且还流传甚广,原因其实可以推敲。
第一、在我国古代,越是大户人家,越是人丁兴旺,家族往往就会更加繁茂,于此,“不孝有无后为大”作为圣贤之语,再配上近乎望文生义的片面解读,就很多权威性和说服力。这么好用,为何不用呢?
第二,我国古代社会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观念,在封建社会近乎走向了一个“极端”,春秋战国时期,尚强调“德需配位”,而到了后世,为了巩固权威,甚至有“绝对权威”的趋势,虽某种程度上不利于思想进步,但是一定程度上却在乱世起到稳固社会秩序的作用。而将“无后为大”解读为“不娶妻生子”最是不孝,也一定程度上在为“父权”、“君权”权威奠定基础。
2、思考与猜想
于此,颜小二不禁猜想,许多时候,或许真的不是古代学者难以体悟孟子之孝的内涵,而是时代让他们中的许多人要成为那个“装睡”的人。而有些学者身处朝堂。他们一方面有维系朝堂稳固的使命,一方面也有教化百姓的任务,于此,“以无妻无子为不孝之最”作为“无后为大”的解读,或许也是他们片面解读下期待难懂的圣哲思想达到普世效果、教化万民的权宜之计呢?当然,这也只是颜小二的推论。
3、孟子之孝的内涵
那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内涵,我们如何理解会比较好呢?颜小二认为,学百家之言,如果可以把握学派的核心思想,围绕核心思想出发去解读圣哲智慧,往往可以远离偏激和片面,看到更广阔的别有洞天。
于此,对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颜小二建议从儒家之“仁”出发,以“仁者爱人”之不偏不倚的“中庸核心”,来解读这句话。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在我国古代,“三”和“九”往往代表“多数”、“多种”,于此,孟子这里的“不孝有三”,不是限定了“不孝行为”的“数量”,而是在表示,“不孝的行为有多种”。顺着思路,孟子说“无后为大”,这里的意思是,“不孝的行为有多种,其中以‘无后’最为严重”。那么“无后”作何解读呢?孟子子又说了:
“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孟子这句话虽短,但里面却有意味深长的故事,这是在说:“舜没有和自己的父母说,就娶妻,因为如果舜如果先和父母禀告,一向对舜有偏见的父母会让舜无法娶到这样的贤妻。舜不告而娶的这种行为,名义上是忤逆了父母,实际上,是审时度势之下,对父母名声的保全,于此,君子会将舜的‘不告知’当成‘告知’。”
也就是说,孟子这里的“无后为大”,不是要求年轻人对父母千依百顺,相反,父母若是德行有亏,那么,用一些迂回的手段,保全父母的“名声”、给予正向引导,亦是“孝顺”的表现,是对父母打心底的“敬重”。
或者这样说,在孟子看来,“众多不孝”的行为中,对父母的“不敬重”,是最大的不孝。因为“不敬重”,所以不会在保全父母名声、给予父母正向引导上下功夫。毕竟,真正的敬重,往往不偏不倚,讲求张弛有度、顺势而为。
4、曲线前进的“孝”
写在最后,颜小二想说,关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对于将“无后”解读为“没有子嗣”的这一种说法,其实本质还是强调“敬重父母”,只是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下,被掌权者、发声者为了维护“尊卑秩序”和“权威”具体化了,“具体化”到最后代代相传,只剩“皮”,而早已没有“儒家之仁”这一本质的“骨”,这是可惜的事情,也是历史发展使然,我们无法避开,便只能正视它。所以,理性客观看待所谓“糟粕”,也能明白其中的“情有可原”。
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核心内涵,则更多是从“仁”出发,强调对父母有张弛有度的“敬重”。这种“敬重”有时候呈现出“曲线前进”的模式,因为并不是每一位父母都能有大心胸、好品格。敬孝,要从父母的性格品性出发,思考怎么做可以良好引导他们、保有他们的好名声。这样做很难,但却是儿女之孝最是难得的行为与品质,各位觉得呢?
本次哲文分享就到这里,如果觉得有道理,可以将先哲智慧分享给身边人,我们下次见。
注: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
文章分享结束,颜小二述哲文易经的本象和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锁骨在哪个位置 人的锁骨在哪个位置
锁骨在哪个位置:深入探索人体这一重要骨骼结构一、锁骨的基本概述锁骨,又被称为“美人骨”,是人体骨骼结构中非常独特且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上肢带骨,左右各一,在人体的生理结构和运动功能方面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二、锁...
九月份属狗的运势如何 九月份属狗人的运势
根据提供的搜索结果, 九月份属狗人的运势表现出了几个方面的特征,包括事业、财运、感情以及健康等 方面。下面将分别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事业运势 事业方面,属狗人在九月份可能会迎来运势的大逆转。 在这个月, 他们...
中国哪里姓衡的人多(后姓在中国哪里最多)
中国哪里姓衡的人多?揭秘衡姓人口分布 在中国这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度里,姓氏众多,每个姓氏背后都有着独特的故事和传承。衡姓作为其中之一,其人口分布自然也有着其独特的特点。那么,在中国哪里姓衡的人比较多呢?...
缘命馆在哪里(苏州缘命馆怎么收费)
缘命馆在哪里:探索神秘命运的指引之地 在中华文化的浩瀚长河中,命理学一直是人们探寻命运之谜的重要途径。而“缘命馆”作为命理预测的圣地,吸引了无数寻求命运指引的人们。那么,缘命馆究竟位于何处?它又有何神秘之处呢?本...
私家庭院设计——设计庭院时有哪些风水方面的要求呢?
庭院景观设计——设计庭院时有哪些风水方面的要求呢?院落风水布局知识选址通常来说金木水...
易学泰斗黄雪洲出席2023第九届全球周易高峰论坛
易学泰斗黄雪洲出席2023第九届全球周易高峰论坛8月1日,第九届全球周易专家高峰论坛在杭州...
2019年属金木水火土哪个(2019年出生金木水火土属什么)
2019年属于土,是己亥年,也叫猪年。 土是五行之一,代表稳定、安全和收藏。2019年的土质属性...
属相真的能决定两个人的感情吗 两个人的属相真的很重要吗
各位小伙伴在谈恋爱的时候,都会了解一定的彼此之间的属相。毕竟,很多小伙伴都会觉得属相可...
属兔子2017运势如何(属兔子的人2023年运势)
属兔子的2017年运势虽然不是特别顺畅,但整体还是比较平稳的。在这一年里,兔子们需要继续保...
开商店起名大全 开商店的名字怎么好听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开商店起名大全,以及开商店起名字,寓意好点的的相...
六爻卦和周易卦 六爻跟周易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六爻卦和周易卦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六爻卦和周易卦...
家里来人玩风水好不好 家里经常来人玩好不好
其实家里来人玩风水好不好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家里来人玩风水好不...
直接定位对方位置 直接定位对方位置的软件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直接定位对方位置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直接定位吧进行解释,文章篇幅...
工厂大门圆的花园的风水 工厂门口风水
大家好,工厂大门圆的花园的风水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工厂大门朝向风水也是一样...
什么工具能抽签算命 抽签算命软件下载
大家好,什么工具能抽签算命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怎样抽签算命也是一样,不过没有...
2023年春节为什么这么早 史上最早的春节
兔年已经到来,现在已经是2023年了,这一年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重要的,有的人会很关注一些自然...
生肖生辰八字配对姻缘 生肖配对姻缘表
其实生肖生辰八字配对姻缘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生肖配对姻缘表,因此...
天蝎座幸运数字和幸运颜色
每个星座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而幸运数字、幸运颜色也有讲究,幸运数字可能对于一个人的事业...
择日三杀化解 三杀日子指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择日三杀化解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择日三杀化解的知...
追女孩子的聊天技巧和方法 怎么追女孩子的聊天技巧
每一个男生或者女生在刚刚开始谈恋爱或者准备谈恋爱的时候,内心一定是非常激动与复杂的,尤...
结婚当天可以剪头发吗 结婚当天可以剪头发吗男方
结婚当天可以剪头发,结婚时剪头发寓意着除旧迎新,一切从头开始,寓意较好。结婚当天十分忙碌...
2022龙人运程每月运程,76年龙男2022年运势及运程
提起2022龙人运程每月运程,大家都知道,有人问76年龙男2022年运势及运程,另外,还有人想问2022...
好吃易做懒人菜200例,简单易做的食物
提起好吃易做懒人菜200例,大家都知道,有人问简单易做的食物,另外,还有人想问超下饭的8道懒人...
天蝎男为什么老想睡双鱼女,为什么天蝎男和双鱼女很合适
提起天蝎男为什么老想睡双鱼女,大家都知道,有人问为什么天蝎男和双鱼女很合适,另外,还有人想...
2021年结婚(2021年结婚吉日查询)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盛锐 通讯员 许东良今天(1月14日),杭州市民政局发布2021年杭州市婚...
属狗和属猴的合不合 生肖狗女和生肖猴男相配吗
属狗的性格偏诚实稳重,比较实在不会耍小心眼。所以他们在找对象的时候喜欢找那种能有点小...
2022年属狗人运势运程 李计忠谈2022年12生肖运势详解
李计忠在生肖运势方面的预测非常有名,不同于麦玲玲的整体预测,李计忠更擅长的是详细解读。...
属猴今年的婚姻如何,2022 年属猴女婚姻
属猴今年的婚姻如何 猴子一直以聪明伶俐著称,属猴的人也大多机灵,在工作和生活中人缘很...
78年属马何时发财2022最新,属马人养什么花聚财
78年属马何时发财2022最新 属马天秤座个性张扬,是一个很有创新力和自信的人。当然,一...
夫妻俩生肖相克怎么办,命里相克能在一起吗
夫妻俩生肖相克怎么办 我们生活难免会出现生肖相克的人,比如家庭成员中的父母和儿女之间,...
1990属马的命运,1990属马是什么命
1990属马的命运 「人各有命」与「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两种说法既都可信,也都不可信。这...
属牛与属虎的相配吗,97牛男98虎女相配吗
属牛与属虎的相配吗 你好,陌生人,感谢你读到这篇 ,喜欢的点个 呗! 属虎的人具有一种王者风采...
2022的生肖运势,2022年最不顺利的生肖
2022的生肖运势 进入2022年,属猪的人将会迎来破太岁的一年按照民间的说法,犯太岁的年份人...
属马的今年多大了2022年,属老鼠的今年多大了2022 年
属马的今年多大了2022年 属马2022年多大 出生在1930年的属马人,2022年的实际年龄92岁,虚岁...
属羊年龄表1955,55年属什么今年多大
属羊年龄表1955 都说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也是一样,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但是我们的生...
1984年的女人命运,84年女鼠35岁后运程
1984年的女人命运 1984年属鼠海中金命的女人命运好不好 属鼠女人命运总论 1984年为甲子...
1968年属猴男有几次婚姻,68年男猴一生有二婚
1968年属猴男有几次婚姻1992年属猴男一生婚姻运势详解: 1992年是农历壬申年,这一年的年柱...
闺蜜姓名契合度配对测试免费,闺蜜名字默契度测试
闺蜜姓名契合度配对测试免费 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朱奕奕探探APP左右滑动页面机制。 喜欢,右...
2022年是什么生肖年,2022虎百年难遇
2022年是什么生肖年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客户端查看) 都说人生的成功是努力加运气...
婚姻配对八字算命,八字合婚 ***
婚姻配对八字算命 八字合婚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古代八字合婚就非常盛行,且古代只有八字相...
- 数据加载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