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爻辞中的典故 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

最后更新 :2022.11.23 20:06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易经爻辞中的典故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易经爻辞中的典故解释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关于“井”字框易经中有什么典故

井卦

水风井 井卦是《易经》六十四卦的第四十八卦。

水风井(井卦)求贤若渴

上上卦

象曰:枯井破费已多年,一朝流泉出来鲜,资生济渴人称羡,时来运转喜自然。

这个卦是异卦(下巽上坎)相叠。坎为水;巽为木。树木得水而蓬勃生长。人靠水井生活,水井由人挖掘而成。相互为养,井以水养人,经久不竭,人应取此德而勤劳自勉。

《井》卦,若仅顾名思义,未免令古今的易学家茫茫然,不得要领。这实际上皆出于易学家们一贯孤立地研究问题,只单纯地把某一卦或某一卦的某一爻孤立起来看,仅仅在某些卦名或卦爻的抽象字眼上下功夫,而疏忽了系统地研究《周易》,没有看看《周易》本质的东西,也没有参考某一卦的左邻右舍的卦在某一卦前后的作用,不能说对《井》卦不着边际的解释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如果我们在研究《井》卦时,只单看《井》卦的卦名,将会发现它与《鼎》卦的卦名一样,卦名本身并无实际意义,如果我们细心地看看《井》卦卦辞里有“改井”一辞,看看《革》亦实有出于同一义的“改命”一辞;我们又看看《井》卦在于“井泥不食”、“井渫不食”的破废和 看看《鼎》卦亦在于“利出否”、“其行塞”的破废;以及《井》卦有“井甃”而《鼎》卦亦有“鼎黄耳金铉”“鼎玉铉”,这都说明《井》卦、《鼎》卦与《革》卦一样,皆在言谈改革,都在“鼎新”或“井新”,都在借“井” 或“鼎”在言谈革除旧貌而改换新容。

�也即是说,《井》卦与《鼎》卦一样,都在“革故”的基础上“鼎新” 或“井新”,所不同的是,一个是借“改井”,一个是借“鼎颠趾,利出否” 和为鼎改换“金铉”“玉铉”罢了。

�巽下坎上

�井①:改邑不改井②,无丧无得③。往来井井④,汔至⑤,亦未繘井⑥,羸其瓶⑦,凶。

�初六,井泥不食⑧;旧井无禽⑨。

�九二,井谷射鲋⑩;瓮敝漏⑾。

�九三,井渫不食⑿,为我心测⒀;可用汲⒁,王明并受其福⒂。

�六四,井甃⒃,无咎。

�九五,井洌⒄,寒泉食⒅。

�上六,井收⒆,勿幕⒇;有孚,元吉。

�注释:

�①井:六十四卦卦名之一。改革之卦之一。乃借井为例言谈革除旧弊之卦。

�②改邑不改井:“改邑”有上承《益》卦的“迁国”之义。此句为只知 占领别的邦国,却不知改变被占领国的颓败的“井”况。

�③无丧无得:没有失去什么;但也没有得到什么。

�④往来井井:指往来找水的人群。

�⑤汔至:“汔”(qi气),靠近,接近。“汔至”指已到井边。

�⑥亦未繘井:“繘”(ju桔),古指井绳;也指汲水。此句为到了井边,也未用绳索来打水。

�⑦羸其瓶:气愤地把瓶罐摔掉了。

�⑧井泥不食:井水混浊,不能食用。

�⑨旧井无禽:指颓败的井边无有生命。

�⑩井谷射鲋:“射”,此处指追逐,捕捉。“鲋”(fu付),本指鲫鱼, 此处孔颖达引子夏传云“井底是虾(虫+麻)呼为鲋鱼”。“井谷射 鲋”谓井底到处都是蛤蟆。

�⑾瓮敝漏:指住家户的盛水的瓮也破漏不能用。此两句实指“虚邑”的一派破败景象。

�⑿井渫不食:“渫”(xie屑),污秽不堪。此句为井水脏臭,不能食用。

�⒀为我心恻:心中感到伤痛,不忍再看。

�⒁可用汲:“汲”(ji饥),打水。指井水可以打来食用。

�⒂王明并受其福:贤明的君王和大家一块享受井水的福泽。

�⒃井甃:“甃”(zhou咒),用石头或砖块修缮井壁。此句为用石头或砖块重新把井修缮一下。

�⒄洌(lie裂):清澈。

�⒅寒泉食:“寒泉”,甘甜、凉爽。此句为井水甘甜凉爽可以食用。

�⒆井收:指井已修好。

�⒇勿幕:不要遮盖。

�全卦内容:

�此卦由风下水上组成。

�卦辞的“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上一句是说当王师进入某些邑国之后,只占领了其邑国,而却没有改变这破败国的旧井,这样做,固然没有丧失什么,但是也没有得到什么。下一句是说发现在邑国的井边,人群往来不息,但当这些打水的人走到井边,却未汲水,而是气愤地将汲水用的瓶罐摔掉了,这对侵伐占领的王师来说,它很凶险。这一卦辞中所陈述的颓败现象有上接《升》卦“升虚邑” 的含义。

�“初六”爻辞的“井泥不食;旧井无禽”,实接卦辞的“羸其瓶”而来, 是说为什么人们走近井边不汲水却气愤地将瓶罐摔掉了,这是因为井里的水太混浊不能食用;再看看破败的井周围,连一些飞禽也没有。

�“九二”爻辞的“井谷射鲋,瓮敝漏”,是说看看井底,到处都是蛤蟆;再到人们的住房看看,房屋里的翁缸也是漏的,不能盛水。

�“九三”爻辞的“井渫不食,为我心测;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上半句是说看到井水不堪,连我君王看了也要感到内心伤痛;下半句是说若把井修缮并淘干净,井水可以食用,这不是君王连百姓一同共受井水的福泽吗。

�“六四”爻辞的“井甃,无咎”,是说用石块或砖块将井壁从新修缮好,这样将不会有什么凶险。这里有一个民以井以生,君以民而存的道理。

�“九五”爻辞的“井洌,寒泉食”,是说当井修缮并淘干净之后,清澈甘甜的井水可以食用了。

�“上六”爻辞的“井收,勿幕;有孚,元吉”,前半句是说当井修好之后,不要用井盖把它盖上,要供民众使用;后半句是说这样做有助于君侯的信用威望能布及天下,它将是一种很大的吉祥。

关于《易经》中泰卦爻辞的小知识

重温《易经》中的泰卦。

摘录分享书籍《张其成讲易经》

泰卦是第十一卦。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拔一根茅草,结果带出了一大片茅草,这是好事,如果往前进的话,是吉利的。“汇”是指一类东西,这里指一大片茅草,用来比喻做事情很顺利,会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人来帮助你。这是沟通的第一步,你立下沟通的志向,诚心实意地跟别人沟通,结果就会像拔一根茅草能带出一大片一样,会有很多人来帮助你,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志在外也”,是说要立志于向外进取。但是必须要沟通,泰卦外面(上面)的爻全是阴爻,要跟阴爻的人在一起沟通,这样才能有志者事竟成。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包荒”,包容荒野,也就是要包容有缺点的人;“用冯河”,没有船就可以渡过河流,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能够包容有缺点的人、包容荒野大川,就可以徒步渡过大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不遗弃远方的人,不结党营私,就能得到崇尚中道的美德。九二爻是教我们怎样沟通:首先要包容,哪怕对于有缺点,甚至无能的人也要包容;然后不能结党营私,哪怕是远方的人也不要遗弃,不要嫌弃他们。

      “以光大也”,光明正大。第二爻处在中位,所以要“中行”;“光大”是指心中光明,而且胸怀广大。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象》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这八个字太重要了,讲出了一个规律:没有全是平坦而没有斜坡的地方,也没有一直前进而不往复的事情。“陂”通“坡”,斜坡,这句话是说万事万物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万事万物都是周而复始、有起伏、有往复的,有平就有险,有往就有复,平坦之后是坎坷,坎坷之后是平坦,这就叫否极泰来。

      九三爻的爻辞说:“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知道有艰险,然后走正道,这样就没有灾祸;不要去担忧能否取信于人,就会在食禄(俸禄、薪水)上有福气。

“天地际也”,即天地的大规律。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实也。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翩”是一个羽字旁,原指鸟成群结队地往下飞,因为六四爻已经是上卦了,上面三根爻都是阴爻,所以往下飞也是指一种潇洒的样子。“不富”,不富有,没有财富还能潇洒;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虚心,胸怀坦荡地对待邻居。“不戒以孚”,不要有戒心,对周围的人不要戒备,要用诚心对待朋友、邻居。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与别人沟通的时候,不要有戒备,彻底把自己放开来,才能够潇洒、自由自在。

      “翩翩不富”是因为“皆失实也”,失去了实物,反而胸怀坦荡。“中心愿也”,从心中发出“不戒以孚”这种心愿,来跟别人沟通。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这是很有名的一个故事。“帝乙”是商朝最后一个王——纣王的父亲,“归妹”的“归”是指出嫁,“妹”不是妹妹而是女儿,帝乙把他的女儿嫁给了西伯侯,这样就“以祉元吉”。“祉”是福祉,获得了福祉,大吉大利。

六五爻处在上卦的中间,是一个至尊的位置,在这里就指帝乙。他作为君主,愿意跟下面一个诸侯国的首领西伯侯联姻,说明居尊位的人也要主动跟下面的人求和、沟通。

      “中以行愿”,心甘情愿地去做。帝乙联姻是心甘情愿的,所以发自内心、诚心实意地来沟通,就会产生一种吉祥的局面。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象》曰: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最后一爻上六爻的意思是,城墙倒在了护城河里,不能用军队去打,自己要减少政令法规,否则就有小小的灾祸了。泰卦是好的,所以这里强调要求和、要沟通,不能打硬仗,否则就会“吝”,反而有灾祸。

“城复于隍”是因为“其命乱也”,用城墙倒在了护城河里来比喻采用斗争分裂的方式所带来的恶果。这说明相互之间已经完全失去沟通了,谁都想发号施令,所以政令已经没有用了,如果还这样争着发号施令反而会带来不好的结果。所以一定要减少政令,相互之间不要再争强好胜了,应该多沟通,这样才能令行禁止。

易经探源——《易经》卦、爻辞行文特点,考释时代背景

前文,我们从甲骨卜辞中发现了数字卦符号,那这个卦辞和爻辞成文是怎么来的,除了部分数字卦符号下面具有“曰隗”、“曰魁”、“曰其”,其他数字卦符号仅仅只有数字,没有文字,那《易经》中卦辞和爻辞构成到底是谁书写的呢?他写《易经》目的到底是什么呢?孔子是否有参与到《易经》中来呢?

我们在读《易经》和《易传》要明确一个前提,“阴阳观”在目前发现的骨卜中是没有的,但是在《周礼》中是有介绍的,古人的龟占或者数字卦符号是不涉及故事的,主要是龟壳灼烧后留下的兆辞判断吉凶,而《易经》的成文是有故事成分,而且跨度比较长(高宗伐武丁到殷商帝乙嫁女到周初康侯),我们做个比较图:

那甲骨中的数字符号龟兆之辞是什么呢?《周礼春宫》只介绍了太史、龟人、卜人的职责,那兆辞到底怎么来,太史们为何可以掌握国家的吉凶大权,我们根据司马迁的《龟测列传》试图找出古人龟占原理:

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记已。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

蛮夷氐羌虽无君臣之序,亦有决疑之卜。或以金石,或以草木,国不同俗。然皆可以战伐攻击,推兵求胜,各信其神,以知来事。 (我们在前文中有展示石头用作占卜)

龟占前的祷辞:

祝曰:"假之玉灵夫子。夫子玉灵,荆灼而心,令而先知。而上行於天,下行於渊,诸灵数k,莫如汝信。今日良日,行一良贞。某欲 卜 某,即得而喜,不得而悔。即得,发乡我身长大,首足收人皆上偶。不得,发乡我身挫折,中外不相应,首足灭去。"

灵龟卜祝曰:"假之灵龟,五巫五灵,不如神龟之灵,知人死,知人生。某身良贞,某欲求某物。即得也,头见足发,内外相应;即不得也,头仰足肣,内外自垂。可得占。"

接下来我给大家整理下灼龟以后的龟占吉凶判断:

卜先以造灼钻,钻中已,又灼龟首,各三;又复灼所钻中曰正身,灼首曰正足,各三。即以造三周龟,祝曰:"假之玉灵夫子。夫子玉灵,荆灼而心,令而先知。而上行於天,下行於渊,诸灵数,莫如汝信。今日良日,行一良贞。某欲 卜 某,即得而喜,不得而悔。即得,发乡我身长大,首足收人皆上偶。不得,发乡我身挫折,中外不相应,首足灭去。"

灵龟卜祝曰:"假之灵龟,五巫五灵,不如神龟之灵,知人死,知人生。某身良贞,某欲求某物。即得也,头见足发,内外相应;即不得也,头仰足肣,内外自垂。可得占。"

卜占病者祝曰:"今某病困。死,首上开,内外交骇,身节折;不死,首仰足肣。"

卜病者祟曰:"今病有祟无呈,无祟有呈。兆有中祟有内,外祟有外。"

卜系者出不出。不出,横吉安;若出,足开首仰有外。

。。。。。。

命曰横吉安。以占病,病甚者一日不死;不甚者卜日瘳,不死。系者重罪不出,轻罪环出;过一日不出,久毋伤也。求财物买臣妾马牛,一日环得;过一日不得。行者不行。来者环至;过食时不至,不来。击盗不行,行不遇;闻盗不来。徙官不徙。居官家室皆吉。岁稼不孰。民疾疫无疾。岁中无兵。见人行,不行不喜。请谒人不行不得。追亡人渔猎不得。行不遇盗。雨不雨。霁不霁。

命曰呈兆。。。

命曰柱彻。。。。

命曰首仰足肣有内无外。。。

命曰呈兆首仰足肣。。。。

。。。。。(省略,自行查看《龟测列传》)

这个主要是用灼龟后呈现的不同的兆文辨别吉凶(龟占中没有“凶”字),虽然《龟测列传》有说明每个国家的占卜各有不同,但是根据现在的龟卜来看,数字卦符号是异于龟卜的,两种测卦区别如图:

而卦、爻辞的内容是谁写的就很关键,兹列举如下:

明夷卦词: 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中孚九二爻辞: 鹤鸣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我们在来看看诗经成文特点:

《诗经葛覃》: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诗经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诗经雄雉》:雄雉于飞,泄泄其羽;

。。。。。

李镜池先生认为明夷是一种鸟,因为诗经中的“于飞”二字前面是某种飞行的鸟,明夷﹐借为鸣鴺。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论,但是我们可以发现,《易经》的行文除了故事以外,还有诗经的成分、有卜占之词(利永贞,吉,凶等等),我们不能推断是先有《易经》还是先有《易经》,《诗经》主要描述西周以后的事情,孔子整理,《易经》描述的到殷商到周初(暂且不论“中行”),在《论语》中我们可以找到十多处和《诗经》的词语: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诗经淇奥》)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诗经硕人》)

。。。。。。。

在《论语》中我们找到和《易经》爻辞有关的就两处:

1.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篇》)

2.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子路篇》(《恒卦》的九三爻辞)

第一处首先发问的是鲁迅先生,他的断句是这样的: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 。后面学者视乎发现了新大陆,结合论语中“述而不作”——只讲不写,一口咬定孔子没有参与《易经》,郭沫若先生认为孔子不仅没有作《易经》,甚至没读过《易》而是由弟子馯臂子弓(留后文详解)。

我们在列举汉代的一些东西

《礼记缁衣》:《易》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恒其德侦,妇人吉,夫子凶(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司马迁)

这些论据还不足以说明《易经》是否和孔子有关系(时间跨度几百年),虽然现代马王堆帛书《要》、《二三子》等等里面详述了孔子对《易》的解读,但是我们依然不能肯定是孔子“述而不做”《易经》卦爻辞的理由,我们是否还能通过其他途径找寻《易经》卦、爻辞成书背景呢?

《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它究竟源起何处?

最初的《易经》发源是于上古时期的河图、洛书,伏义八卦的符号文字,之后产生了《连山》《归藏》但是这两个早已消亡。再之后由西伯侯主编了《周易》。听说到后来孔子与其说徒弟作掌握卦卦辞即《十翼》。从《易经》的形成迄今巳有数千年历史文化。《易经》的由来是中国古代人“仰观天象,俯察自然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由伏羲氏画“八卦”,“八卦重合成六十四卦”所建立的,即《易经》来自中国古人在生产制造、社会实践中,对生产制造、日常生活各种各样自然环境的观查、思索和抽象化、提炼出。

顾颉刚老先生有一篇文章,《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引入了王国维对古代史的科学研究,考述了《周易》佛经中王亥丧牛于易,高宗伐鬼方,帝乙归妹,箕子之明夷及其康侯用锡马蕃庶的小故事。然后就推断出《周易》卦爻辞的经典著作时代理应在西汉初叶。这类观点,之后虽有些人提出疑问,说《周易》里边有更晚的小故事,可是并不能准确的直接证据。因此大家一直以来认为是正确的。佛经中也有殷至周初个人事迹的记述,有一些事是不可以被后代尽己的。

甚至于难破的。如《旅》卦上九说,鸟焚其巢,旅者先笑后号啕,丧牛于易,凶。旅者指殷的祖先王亥。《山海经》上说,王亥两手执鸟,方食其头。而甲骨文中的王亥常写出从鸟字,但是王亥究竟和鸟什么关系呢?后代也弄不清楚。还有一个事例,《归妹》六五上说,帝乙归妹,其君之袂比不上其娣之袂良。这是什么意思呢?后代也弄不清楚。简言之,一画开天,便是用字的笔画来形象新天地。画出的图型就叫艮卦。如坤卦,用三个长横来代表天,君主,爸爸等品牌形象,喻意刚劲。

前两卦为新天地,意为有新天地,才生万物。这也是古代人对大自然的了解。八卦中的每一艮卦都象征着不一样的物体或状况。如下图:这也是各代专家学者科学研究的重大课题。顾颉刚老先生、李学勤老先生这些很多大家都读过专题讲座阐述。不揣冒昧,随口说说,请裘家指责。所说易便是转变的含意。现在我们中文里有时还使用这一含意,比如房子移主,这儿的易便是转变的含意。

关于《易经》中大有卦爻辞的小知识

重温大有卦

摘录分享书籍《张其成讲易经》的内容~~

大有卦是《易经》的第十四卦。

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

《象》曰: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初九爻是刚开始,一开始就不要交害。不要交害有两个意思:一是不交往有害的人,二是不要相互伤害。初九爻的爻辞两次提到“无咎”:第一是“无交害,匪咎”,“匪咎”就是“无咎”,不要互相伤害,就没有灾祸、没有遗憾;第二是“艰则无咎”,要牢记艰难,时时想着财富来之不易,就没有灾祸、没有遗憾。

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象》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

      “大车以载”,用大车装载这些财富,那是何等的财富,是大富有了!“有攸往,无咎”,可以继续前进,扩大财富,没有灾祸。

      为什么能用大车装载这些财富?因为“积”和“中”。“积”是积累,坤卦《文言传》里讲过:“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积累善行善德一定会有福报。第二爻已经到了第二个阶段,比第一个阶段更加富有了,但这时还要继续积累。“中”是中道,第二爻是阳爻处在中位,要走中道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积累善德实际上就是积累财富,所以我们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中庸之道慢慢积累善德,财富就会越来越多,这才是长久之道。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象》曰: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

      “公用亨于天子”,“公”是王公、大臣,“亨”通“享”,王公、大臣要向天子献礼致敬。“小人弗克”,小人是不能担负这个大任的。

      小人想的都是危害天子、百姓,祸国殃民的事情。第三爻是第一个阶段到头了,财富更多了,这时要向天子献礼,不能像小人那样危害百姓。对于普通人来说,要忠于职守、忠于领导,不能危害别人或者采取不正当的行为,这样才能保持住财富。

九四,匪其彭,无咎。

《象》曰:匪其彭无咎,明辩晢也。

        “匪其彭”,“匪”通“非”,“彭”是膨胀,不要太膨胀。九四爻是第二个阶段的开始,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太膨胀。第一是心态、欲望不能太膨胀,第二是行为不能太铺张浪费,这样才能“无咎”,没有灾祸。

        “明”是光明,“晢”下面是个“日”,是太阳,指明察事理的智慧,“明辩晢也”就是用智慧明辨事理。

      第四爻就开始进入离卦了,离卦是光明,要明辨事理。老子说过:“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在第四爻人生第二个阶段开始的时候,在大富有的情景之下,一定要预防两极分化,不要让贫穷的更贫穷、富裕的更富裕,而要按照天之道,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不能自我膨胀,铺张浪费,否则物极必反,对自己和别人都不好。这就是事物的道理,是公平的天道、天理。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象》曰:厥孚交如,信以发志也。威如之吉,易而无备也。

      “厥”是那样,“孚”是诚信,“厥孚”就是那样的诚信。“交如,威如”,“如”表示什么什么的样子,“交如”是交通的、交流的样子,“威如”是威风凛凛的样子。六五爻是大有卦里唯一的阴爻,上下都是阳爻,都能跟它相交通,阴阳交合。六五爻处在最尊贵的位置,所以这时还要保持住那颗诚实的心、柔弱的心、仁慈的心、柔顺的心,越能保持住,就越威风凛凛。当然这需要上下交通,上级的领导和下面的百姓要互相沟通,“交如”,然后威信才能建立起来,保持谦逊诚信的美德,就会受到大家的拥戴,这样就会吉。

      “信以发志也”,这种诚信是从内心的深处、从潜意识里发出来的,又柔顺又谦虚,是最真实的,所以最能打动人。保持着柔弱的心、诚实的心,将心比心,就能启发别人的忠心。“易而无备也”,“易”是简易,“无备”是不需要防备,简易是说在大富有的最好的局面下,依然要有一颗无私的心,不要拥有太多,要提倡极简主义。因为六五爻是最尊贵的位置,这里的阴爻表明要谦虚、减损,这样就无须防备了。

      好多人发大财之后,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财富被人窃取,或者自己的家人被绑架,所以要减少自己,这样就不需要防备了,没有危险了。所以六五爻的威风不是刚强的威风,而是温柔的威风。

上九,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象》曰:大有上吉,自天佑也。

上九爻是这一卦最后的一根阳爻,一般处在最高位的都是凶的,“贵而无位,高而无民”,但是大有卦的最后一爻却是大吉大利的:上天会来保佑你,没有什么不利的,是永远吉祥的。其实这条爻辞就是告诉我们:大富有、大吉大利是上天保佑的结果,不是完全靠自己努力获得的,所以任何时候都要心怀感恩,不要觉得都是自己取得的。那么上天为什么要保佑你呢?为什么要给你财富呢?因为你是按照天道来做的。天道最根本的原则是公平,所以我们自己富有了之后,一定要做一些善事使天下人共富,不能让穷的更穷、富的更富,那就不符合天道了。

      广施善财,财富会越散越多,这就是大有卦的智慧。

易经爻辞中的典故和易经爻辞中的典故解释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