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财神方位

最后更新 :2022.11.21 16:27

大家好,闵财神方位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麻将方位财神位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闵财神方位和麻将方位财神位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九华山财神殿在哪里?

九华山财神殿即闵公殿,曾用名妙性庵。位于九华街东,东崖西麓闵公墓附近。1993年比丘尼妙性建,并担任住持至今。1998一1999年在闵公墓东南侧建大雄宝殿,坐南朝北,宫殿式,重檐,仿古结构,2层;

在闵公墓南侧、大雄宝殿下方建闵公殿,坐东朝西,宫殿式,重檐翘角,2层;殿高12米、长8米、宽8米,建筑面积128平方米。内供金地藏、闵公、道明等塑像。

殿南建有3层寮房,建筑面积427平方米。在闵公墓西侧建祖师殿,宫殿式,2层;高9.8米、长9米、宽7米,建筑面积126平方米。在闵公墓东侧建普同塔,高7米、长9米、宽7米,建筑面积63平方米。根据规划,已拆寮房和斋堂,重建了地藏殿和观音殿等设施。

九华山

九华山为皖南三大山系之一,主体是由花岗岩岩体组成的强烈断隆带。其边缘地区除部分为沉积岩外,大都是由花岗闪长岩组成的褶皱断块轻度隆起带。九华山地处北亚热带,不仅受到湿润季风的影响,而且受到山区海拔高度、地形地势的制约,所以具有温和、湿润、阴凉等山区气候特点。

九华山北俯长江,南望黄山,东临太平湖,西接池州,绵亘一百余公里,主要有九十九峰,最高的十王峰海拔1342米。九华山区域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大致呈南-北走向,介于东经117°43′-118°80′,北纬30°24′-30°40′之间。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佛教协会官方网-闵公殿

闵公是什么财神

闵公是【九华山财神菩萨】

九华山山主闵让和,人称闵公。闵公借地于金乔觉后,通过借地一事,得知金乔觉是位高僧,定能修成正果。于是,并与自己的儿子相继拜金乔觉为师,皈依佛门,一心向佛,在花台的通灵峰上虔诚苦修数年,后来也修成了正果,被敬奉为【九华山财神菩萨】。从此,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五(即:闵公的生日)被确定为九华山财神节,延之今日,香火日盛。

为什么闵忠重修沈阳城?

元末明初,经过战争的洗礼,元代的沈阳城大概已是颓敝不堪,居民也所剩无几了。所以,明朝在沈阳设卫之后,摆在面前的首要任务是重建沈阳城。这不仅是恢复城市正常功能的需要,也是防守的需要,因为当时纳哈出还盘踞在北边不远的金山,随时可能南下侵袭。

所以,在沈阳建卫的第三年,沈阳城的重修工作就开始了。《辽东志》是这样记载的:

沈阳城,洪武二十一年,指挥闵忠因旧修筑,周围九里三十步,高二丈五尺,池二重,内阔三丈,深八尺,周围一十里三十步,外阔三丈深八尺,周围一十一里有奇,城门四:东曰永宁,南曰保安,北曰安定,西曰永昌。南关,城南;教场,城东一里。

这里说的“因旧修筑”,是指在元代沈阳城的基础上修筑的,但我认为当时未必完全利用元代旧城墙,因为据元《沈阳路重修城隍庙碑》记载,元代沈阳城的西墙应在明清西墙的东面,并不在一条线上,至少明代沈阳城有些段落的城墙是新筑的。所以说,这次重修的规模在沈阳建城史上也是较大的一次,不仅加高加固了原有城墙,又将护城壕由一道变成两道;同时,对四门也进行了重修,并重新予以命名。可以说,经过这次重修,沈阳城面貌一新。闵忠是广宁(今北镇) 人,刚毅而有才略,作为明代沈阳中卫第一任指挥,他对沈阳城的重建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在辽东都司范围内,从规模来说,沈阳城属于中等偏上的城池,仅逊于辽阳城、广宁城、开原城而居第四位。在明朝二百多年的时间里,沈阳城还进行过多次维修,但城的规模、格局没有大的变化,但后来将土城变成了砖城。城方形,每面城墙的中部有一门,城内形成十字大街,十字路口有一座中心庙,对着城门的每条大街上各有一座牌坊,分别名为:永宁、迎恩、镇远、靖边。在沈阳城内还立有一座进士坊、两座举人坊,是专为考中进士和举人的沈阳人所立的褒奖坊,进士坊是为范鏓所立,举人坊是为郭斌和范鏓所立。郭斌(又作宾),成化庚子岁(十六年,1480 年) 中举;范鏓,其先江西乐平人,后迁沈阳。正德丙子岁(十一年,1516年) 中举,第二年考中进士,授工部主事。曾任河南知府、宁夏巡抚、兵部右侍郎。后欲命为兵部尚书,因严嵩当国,以老辞。明代沈阳中举的人凤毛麟角,中举后,都要为其立牌坊,由此可见当时的风尚。

沈阳城的南门因通向辽阳都司所在地辽阳城,比其他门更为重要而繁忙,进南门后的南北大街也是城内主要街道,察院行台、沈阳游击府、备御公署、沈阳中卫等衙署以及儒学、仓廪等都在这条大街的两侧。在城的东北隅有古刹长安寺,在城的西北隅有通玄观,在城中心庙北偏西有城隍庙,在通天街西有三官庙,在北门外有辽代古刹崇寿寺及塔,还有弘妙寺等一批寺观,点缀着明代的沈阳城。

明代沈阳城,最值得一提的是中心庙。中国古代,在城池的中心部位都要建一标志性建筑,它的作用不外乎三点:一是城中心的标志,二是供人观赏,三是风水的需要。按古代风水理论的说法,对面两城门不能相见,中间必须以物屏蔽。唐代佛教盛行,在一些城池中心的十字路口,有的建有一座尊胜陀罗尼经幢;元代大都,建有中心阁;到了明清,常常把钟鼓楼建在十字路口,辽宁的北镇(广宁)、兴城(宁远卫)、锦州(广宁前屯卫) 等,都是在中心路口建一座钟鼓楼,下面有相对的四券门洞可以通行。而唯独明代沈阳城的中心位置,却建了一座中心庙。清代《满洲实录》所画插图,在沈阳城中心也画有一座下设四券洞门的街楼,这是否是当时中心庙的写实,难以定论。清初皇太极改造沈阳城时,中心庙依然保留下来。现在的中心庙,则基本上是近代重修后的面貌。它位于沈阳故宫大政殿北墙外,占地不及半亩,四周有墙围绕。正殿一间,供关羽像,东西配祀城隍、财神、山神、土地等神灵。据1938 年《重修中心庙碑》记载,1938年重修时,在庙内还保存匾额十悬,最古者为清道光元年(1821 年) 重修时所悬,匾上还附有道录刘振声的名字。当时,刘道录的后裔还住在庙的东侧,据他介绍, 中心庙最早是元明时代,江浙籍的商人初创。清代以来传说,中心庙为沈阳城的太极,有镇制沈阳八门八关、保护皇宫的作用。但中心庙到底始建于哪一年,当时是否称中心庙,庙貌如何,至今仍是沈阳的历史之谜。

沈阳中心庙

到了明朝中期,北部边防日趋紧张,为加强广宁与辽阳之间的策应,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 决定在沈阳增设游击一员,增调兵力三千。又在沈阳南门保安门外扩建南关,周围六百七十九丈,供给游击军居住。

纵观整个明代,沈阳城的功能主要在于军事方面,军人的数量甚至超过百姓的数量。熊廷弼曾说:“辽东与腹里地方不同,非官而军,非军而官。”所以,辽东绝大多数为军队及其家属、帮丁,且多来自内地,军士中,还有一些属于“以罪谪戍”的,只有少数商人。但在明代前期,辽东的垦荒、屯田带动了经济的发展,有人推测,到16世纪末,城镇经济生活丰富,商贸活跃。永乐年间,辽东的粮食不仅可以供辽东地区十余万驻军食用,而且还将余粮支援关内。但明代后期,由于边防日加紧急,经济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据《辽东志》记载,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沈阳中卫登记的户口数只有五千六百四十三人,而马军三千一百一十九人,步军三千零八十九人,屯田军三百八十二名,煎盐军四十六名,炒铁军五十五名,寄籍民七十八名,军马一千四百三十九匹;在册的额田一千三百零九顷四十亩,额粮一万七千六百六十六石一斗、额草十七万九千一百束、额盐十二万七千一百七十斤、额铁一万一千六百九十斤。据《全辽志》记载,一百多年后的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沈阳中卫的户口反而减少了,只有一千七百一十三户,四千九百六十四人,而征收的额田、额粮、额草、额盐数量没有变化,而额铁增加到一万六千斤;寄籍户二十三户、二百余口;新发军户五十三户、一百二十七口;这时新增加了一批“招集户”,共二千四百七十八户,九万八千零六十四口。马军、步军、屯军、炒盐军和铁军数额也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当然,这些所谓的户口数绝不是实际的人口数,只是在册的赋役丁额。但由此可以推测,一百多年间,沈阳的人口、经济并没有太大的发展。原因当然是边情越来越吃紧,一切以军事为主。也正由于此种原因,明代后期辽东的徭役也是比较繁重的,沈阳每年的修道夫就要一千九百八十二名。另外,嘉靖年以来,辽东地区自然灾害频发,也是阻碍经济发展的一个原因。

闵指十二生肖的那一个肖

您好!

百度知道团队为您解答!

答案是虎。

虎与“福”、“富”谐音,寓意福运临门,富贵盈门。相传财神赵公明得富贵时有神虎相伴。据说虎可兴财运,聚赌气纳百财而不损。虎置于室内阳水旺处,可乘天运,福财两旺;置于座椅后案几之上,可镇基业,遇事有贵人相助。 生肖虎与佛有着密切的联系。佛是十二生肖的保护神。虚空藏,佛教八大菩萨之一!

仅供娱乐,切勿当真!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