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路财神符咒(五路财神符咒用烧吗?)

最后更新 :2022.07.17 10:26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最古老、最为隆重的节日,民间俗称“过年”。春节习俗复杂,内容多样,各地节日的时间长短也不一。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一般是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但在镇原却比较特殊,春节从腊月开始筹备,直到正月二十三,年事才算完毕,前后近两个月之久,节日习俗更复杂。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丰富多彩的年俗

春节的历史渊源

春节历史由来已久,据史料记载,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春节不同时代也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叫“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有关春节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普遍认为的说法是:虞舜时期,舜即天子位,带领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中国历代春节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

制订

了《太初历》,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孟春正月为岁首,后人在此基本上逐渐完善为我们当今使用的阴历(即农历),落下闳也被称为“春节老人”。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末年,长达两千多年。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丰富多彩的年俗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袁世凯将元旦定义为西历1月1日,将春节定义为农历正月初一。1928年5月7日,中华民国内政部呈国民政府,要求“实行废除旧历,普用国历”,企图废止绵延了上千年的传统节日。命令出台后随即遭到了其他党派及社会团体的反对,指责国民党摒弃中国传统文化,民间更是阳也不奉,阴则全违,民间庆贺年节一切如故。见此情况,1934年,国民政府停止了强制废除阴历,要求“对于旧历年关,除公务机关,民间习俗不宜过于干涉”。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24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春节庆祝活动更为丰富多彩,春节不仅保留了过去的民间习俗,剔除了一些带有封建迷信的活动,而且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这些内容都使春节开始具有新的时代气息。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丰富多彩的年俗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关于“年”的来历,民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如放鞭炮、贴对联、挂灯笼等,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扫尘祭灶迎春节

在镇原,时令进入腊月,年岁将终,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就开始喜迎春节。在农村,腊月初五,不少地方以杂豆煮粥作为早饭,象征一年到头不断粮。腊月初八,家家都要吃“腊八粥”,腊八粥俗称“腊八饭”,是用煮豆、面条、黄米、肉菜等做成的混合粥,有的则以搅团(秋粮特制的稠粥)代之。腊八粥盛在碗里呈粮囤状,且不能吃光吃净,要在碗底剩一些,形状像粮仓。这顿饭做得很多,除了祭灶外,还要给牲畜吃一些,在院子和树上也要撒一些。剩粥在以后每天饭中都要加一些,一直吃到除夕,意谓五谷杂粮长年不断。在镇原,腊八早上兴“斫雀头”,主妇们赶在麻雀聒噪之前把饭做好,饭是面制的状如麻雀脑袋的东西。妇女们一刀切出一个“麻雀头”,叫“斫雀头”,这是对麻雀的一种诅咒,大概是嫌它们糟蹋庄稼。腊八,又是预卜丰歉的日子。头天夜里,放一碗糖水于户外或牲口槽内,翌日晨视冰纹方向或形状预测何方收成或何种牲畜兴旺。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丰富多彩的年俗

腊八这天,一些村落还有聚在一起击鼓鸣锣取乐的习俗。《吕氏春秋·季冬》记载“腊鼓鸣,春草生”,腊八锣鼓,不仅奏响了新年的序曲,而且具有催春的意义。腊八粥吃完后,家家户户开始一年一度规模最大的卫生“大扫除”,主要有“挖灰坑”“扫窑洞”等,这是为过一个愉快、干净、吉祥的春节做准备。同时还要置办年货、杀猪宰羊、碾米磨面,购买生活必需品和衣服首饰之类。年货比其他任何节日的物品都丰富,样样都要讲究“新”,其俗与别地大致相同。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丰富多彩的年俗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这天,在农村多掏炕灰,谓之“扫舍”,并杀猪、泄酒,准备过年。小年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过去,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神。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日是约定俗成的扫除日。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吃豆腐渣以表清苦。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过去人们只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后被红纸代替。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团团圆圆过春节

春节是镇原一年中最盛大、最重要的节日,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当日就已经正式过年了。这一天清晨,全家人皆早起,男人们洒扫庭院,张贴神像、符咒、钱马、对联,悬挂祖影,奉陈家谱,设置香案,摆献供品。所贴神像,有门神秦琼、敬德,灶神张奎等。所贴对联,灶龛两旁多用“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横额为“一家之主”;卧室炕(床)对面墙上贴“抬头见喜”或“对面生财”;老人们的炕墙上贴“老者安之”或“百病不生”;庄院门外贴“出门见喜”;院子里贴“满院春光”;粮囤上贴“粮食满仓”;畜圈贴“六畜兴旺”。各房(窑)门上的对联不甚统一,但一般选写三四幅对联,横批多为“辞旧迎新、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吉祥如意”等。女人们主要在厨房蒸馒头、炸油货、煮肉。女孩子剪贴窗花,换床单、被套,打扫房间、窑洞,帮助贴年画;小男孩跑前跑后,互相嬉戏、打闹、放鞭炮取乐。

下午,家庭男性成员上祖坟,焚烧纸钱祭奠祖宗。人们在家中悬挂祖先画像,上香祭奠,表示已将祖先亡灵请回家中一同过年,同时敬财神和土地神。若住房,土地神一般在大门口照壁的小土龛里;若住窑,则土地神小龛挖在主窑外之崖壁上,距地面约一米五、六处。春节是一年中最大的祭日,各方神灵都必须敬到,否则,来年就有可能遭灾惹祸。大年三十傍晚,点亮灯笼,鸣放鞭炮,主持敬神,点蜡、上香、烧表(黄纸)、叩拜,从灶神开始,门神、土地爷等全要敬到。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丰富多彩的年俗

入夜,城镇居民前往十字路口,面朝故乡,划个圆圈,为先人烧纸,口中念叨“爷爷、奶奶拾钱来,爸爸、妈妈拾钱来……”;农村人则在祖影、家谱香案前燃烛焚香、叩头祭拜。敬毕祖影,全家人按长幼依次叩拜行礼,称“辞岁”。先是晚辈向长辈叩头“辞旧岁”,长辈给孩子们“压岁钱”,亦称“押魂钱”。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辞岁后,将各类吃食端上桌(旧时多在炕上),有暖锅,意为全家团圆,吃肉骨头,意为“啃鬼”。各种酒、菜、年糕、油货、核桃、花生、红枣、瓜子、苹果、橘子、香蕉、梨等,任由大人、小孩挑选,尽情吃喝。大家坐在热炕上,或老人谈古论今,教育晚辈,或妯娌拉家常,弟兄叙亲情,长幼无拘,欢乐说笑,这是一家一年中难得的一次合家欢的机会,表现出中华民族大家族的“和为贵”的传统美德。

年三十晚上还有“守岁”的习惯,除夕夜里要点长明灯,全家人围坐一起,打牌、下棋、讲故事、说笑话、猜谜语等,通宵达旦,彻夜不眠,谓之“守岁”,亦称“坐夜”。新年钟声敲过之后,各家争相出门,点燃鞭炮、礼花,辞旧岁,迎新年。此时,所有城镇、乡村,鞭炮齐鸣,礼花升空,万紫千红,通天透亮,老少欢呼,山鸣谷应。之后,坐夜守岁的人们一直坚持到天亮,多数人便渐次进入除夕梦乡之中。

另外,俗传过年期间,要天新地新,人也要穿新,天神、灶神、土地神、喜神就会赐福,日子会越过越红火。春节天气要晴朗,顺口溜说:“大年五夜次一天,无风无雨承平年。最喜月朔晴一日,农人不消力种田。”过年时忌往地下泼水,说是过年在地上泼水,夏收谷物碾场会塌场(遭雨淋)。初一大早,要陈设香烛、肴馔以祀诸神。从除夕到正月十六,讲究日日祭祀,即“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体现了灶神信仰和崇拜。整个正月的晚上和初一、初五、初七、二十三的白天,妇女不做针线活,正月小孩走亲戚额头要打红色的号。

祭拜祈福庆春节

大年初一,民间有五更起床的说法,早起先放鞭炮,然后到附近庙里抢烧第一炉香,要逢庙必敬。镇原当地习俗认为,全村人谁如果最先烧上第一炉香,谁来年就会走好运。之后依长幼为先后次序,给长辈和同辈拜年,吃过早饭后,才进行异姓互拜,但晚辈必须先给村中长辈拜年。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丰富多彩的年俗

这天,吃饭也讲一个“早”字。早早地吃过早饭,便开始了大年初一最隆重的迎新仪式——出行,人畜系红外出,击鼓鸣炮,人们以少有的集体狂欢形式祈祷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即使在公社化时期,人们也没丢弃这一活动,那时是由生产队长通过高音喇叭来统一做饭和出发的时间的。迎着初升的新年的太阳,牵着披红戴花的牲口,全村男女老少汇集在村外最大的活动场上。迎过喜神之后,撒开牛羊骡马的绳,任其撒欢狂奔,人们也嬉乐追逐。此外,春节这天在各地还有各自不同的祈农活动,镇原一些地方在当院放上油饼、蒸馍和肉,然后引狗去吃,以此预测当年何种粮食丰收及畜运。

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民间传说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从正月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正月初一,又叫鸡日,金鸡报晓。时岁之元、月之元、日之元。初一凌晨,少长早起,争先到寺庙烧头香,祈求富足。尔后,长辈上座堂中,子孙列拜,欢饮岁酒,老者以糖果、红包之礼,全家人围坐吃饺子。中午时分,主人牵赶牲畜于户外打碾场中心,全家人面朝当年的吉利方向,放爆竹,焚香纸,求个六畜兴旺,来年五谷丰登。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丰富多彩的年俗

正月初二,又叫狗日,金吠报春。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这一天,各家携带年食礼品出村拜年。新婚夫妇先拜见岳父母,其他人先拜舅家。送小孩坐舅家、串亲戚,出大门时,要燃炮驱邪,并在小孩额前抹锅底黑以避邪;在小孩回来时,要在额前抹红,俗称“打号”。

正月初三,又叫猪日,肥猪拱门。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初三,各家收取门、灶等处钱马、符咒、纸表等焚烧,以示春节第一段落敬神结束。这一天,老百姓也称之为“扫帚日”,因为这天老百姓可以把大年初一、初二两天的垃圾集中清理掉,在打扫院落的时候,当地还有这样一个说法,就是要从外往里扫,这表示聚财的意思。

正月初四,又叫羊日,三羊开泰。灶王爷要查户口,恭迎灶神回民间。民间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从初一到初四,商店闭门歇业,妇女不用针线。

正月初五,又叫牛日,艮牛耕春。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正月初五为破五,谐音“泼污”。古时,从初一到初四不能乱倒脏水,这几天的垃圾、污水要积攒起来等到初五才倒出去,否则会冲犯初一接回的财神、灶神、春神等神灵。破五也叫“五穷”,此日要放响炮,声音越大越好,朝门外扫院子,把穷气扫出去;要吃搅团,谓之把穷坑填起来。

正月初六,又称马日,马到成功。在这一天要送走穷鬼,民间相传穷鬼是上古帝王颛顼之子。据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文宗备问》记载:“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称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穷子。”相传穷鬼乃颛顼之子,他身材赢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因此,大家都叫他“穷子”。正月的晦日,穷子死了,宫人把他理葬,并说:“今天送穷子。”从那之后,穷子就成了人人害怕的穷鬼了。

正月初七,俗称“人七”。这一天清早吃长面,谓之“拉魂面”,傍晚,家家户户门前挂灯,点火绳,或者煨一堆柴衣烟火,以示“接魂附体”,夜晚人们睡的很早,传说在这天夜里人人的灵魂要附入各自的身体,也可以叫做魂体合一。这一天忌出远门,晚上有逐人叫魂的习俗,女人禁止做针线,说是做了针线就扎了灵魂。

正月初九,俗称“上九”,社火出庄。社火,顾名思义即乡社之火,古时候,人们相信神灵,为传统中的历史人物立庙祭祀,祈求保佑一方平安,祭祀中,以自然村庄为单位联合若干村,组成“乡社”,乡社成员打着灯笼、火把、跳舞、唱歌,久而久之,这种活动与节日、庙会相联系,内容不断增多,成为民间一项文化活动。镇原社火出神入化,源远流长,村社以办社火预示吉祥如意,群众均可以参与,随着社会的发展,社火从最初的民俗祭祀活动发展到庆丰收、大联欢乃至抒发节日喜悦的广场表演艺术活动,散发着劳动人民纯真古朴的乡土气息。社火进村时,农村还有给小孩“过关”的习俗,一般邀请社火中扮演关老爷、春官角色,春官口中还说:“春官扇子绕一绕,灾难病痛齐带过,孩子长大前途好,金榜题名早登科。”

正月十五,是继春节后又一个隆重的节日—元宵节,昼称“上元节”,夜称“元宵节”,食元宵、汤圆等。这一天农村各地举办灯会,各家各户用黏面做成鸟、兽、虫、鱼、花卉等各种各样的面灯,集中后点燃,摆放高低参差不一,形似山岭,亦称正月十五“灯盏会”。是夜,社火队敲锣打鼓,家家门前挂起红灯笼,红光照耀,整个夜晚热闹非凡。农村有吃包子、吃凉粉的习俗,新媳妇要到娘家或领家去“躲灯”。据《镇原县志》记载,“是日城乡耍社火,热闹非凡”。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丰富多彩的年俗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丰富多彩的年俗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丰富多彩的年俗

正月十六,为民间游百病日。这天早饭后,老年人拄着手杖,男女青年领着或抱着孩童,穿戴一新,在和煦的春风中,前往亲戚邻居家串门儿。俗传,人们这天出门游逛,可以把百病逛掉,一年内身体健壮,不会生病。

正月二十日为补天日,又称“补天节”。相传女娲补天的日子正好是正月二十日,所以,人们把这天就叫“补天日”。这天早饭后,家家都要烙又圆又薄的面饼,称“摊煎饼”,亦叫“补天饼”。把摊好的第一张煎饼用盘子放在院子的墙头上或柴摞的高处,表示补天地,敬献天公地公,祈求一年内无暴雨冰雹等灾害。献好煎饼后,有的人家还要上香磕头祭酒,叫“祭天地”。然后,取一张煎饼,撕成小块,向空中撒几块,象征“补天”,向地上撒几块,象征“补地”。午饭时,全家人均以煎饼蘸辣子蒜水而食,美味可口。

正月二十三,俗称“燎疳日”,意为“驱瘟神”、“送百病”。白天,各家在自己院内各处散谷草,并准备柴火,柴火多是蒿草等野生植被或者农作物的秸秆,除了割柴火、堆柴火之外,还要将除夕时贴上的对联、门神扯下,并用黄纸剪成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图案的纸人悬挂于门楣之下,这种纸人叫做“燎疳娃娃”。夜幕降临之时,家家门前都堆放一堆柴火和当日院内清扫的杂物,然后插上“燎疳娃娃”,把扯下的对联、门神也投入其中一并点燃,随后再投入香表、鞭炮、盐粒等,点燃柴火,用火来烧掉“燎疳娃娃,这时候家家门前都是火焰闪动,一堆堆的火把院落乃至村落照得红彤彤的,火光和鞭炮声相互交织,男女老幼跳跃火堆,燎去自己的疾病,希冀消灾避祸,燎去以往的陈厄和晦气,让年在红红火火中过完,女主人并将所有的灶具都拿到火上燎一下,示意驱除了瘟疫。完毕后用棍棒槌灰烬,名曰“打粮食”,以火花的亮度来推论当年的粮食丰歉,又用土疙瘩夹火星送往远方叫“送害虫”。尽兴之后,有经验的老年人用锨拍碎火籽,然后扬撒,视火花形态占卜当年各种作物的丰歉。

《镇原县志》记载:“正月二十三日,过去群众粘面作糕,馈送邻居,并做各种粘面灯,晚上燃灯结彩,烧纸化表,并用黄纸剪成纸人俗称疳娃,悬于各处,家中老少均以香火烧纸人,晚上院中放火,将纸人投入火,全家均从火堆上跨过,谓之‘燎疳’,表示驱逐瘟疫,柴禾焚化后用扫帚擂打,以火花大小、多少、形状,预测是年五谷收成上。”“燎疳”是镇原年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年节里最后一个节日,在民间,这一天过后农业劳动没什么忌讳了,社火队也“收兵卷旗”,道具归库,同时,也预示着一年农业生产的开始。

- END -

看更多